P2295663  

 

鍾理和故居

 

座落於屏東縣北大武山麓高樹庄新大路關,鍾理和故居為典型的客家夥房,其興建年代約為日本時代明治43年(1910),創建人為鍾理和之父鍾鎮榮。1915年,鍾理和誕生於此,其幼年在大路關成長,18歲時隨父親舉家移居美濃尖山這座夥房誕生台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,鍾理和與其兄弟鍾浩東。歷經時代變遷,百年的鍾屋夥房經風吹日曬老舊損壞,尤其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中破損嚴重,為保留這座大路關重要的文化資產,在客家委員會、屏東縣政府及鍾屋家族共同努力下,歷經二年完成修復。

鍾屋夥房重修紀錄

 

新大路關的鍾屋夥房建於1910年,為鍾理和之父鍾鎮榮所建。其建築格局為正身三開間、左右二橫屋之傳統客家夥房,結構是土磚與磚造,部分磚造為日本時代磚窯所生產,屋頂則是木構及瓦,左側橫屋有象徵書香門第之門樓及燕尾屋脊,深具歷史意義,門樓內的龍井種植百年夜合及桂花,花開之時夥房內滿室芳香。

傳統客家人的群居習慣,在建築上以夥房合屋的形式讓家族共墾共食,一起生活。鍾屋夥房的空間配置可分為正身、橫屋、禾坪,正身三開間,包含祖堂和正身間,祖堂門口上方掛著堂號「潁川堂」,堂號代表著祖先姓氏的根源,視為家族的光榮,祖堂內有祖牌、棟對、土地龍神及子孫燈,是非常正統的客家祖堂形式。

傳統客家夥房以正身祖堂最大,兩側廊間和橫屋之屋脊高度須比正身低。由於家族龐大,左右二橫屋皆為過去家人的臥房,在正身與橫屋交會處有稱作「落鵝」的廊間和灶下(廚房),是平時休憩交誼的場所。廊間前方有一石砌的水槽,過去輪水番時期,需挑水到水槽儲水,廊間屋頂的轉溝,有方便雨天引水入蓄水池的功用。夥房的門樓材質是特殊的大塊紅磚,在龍井周圍之磚牆和紅磚窗,也顯現獨特的裝飾手法,可以看出匠師鋪設和裝飾的巧思。鍾鎮榮曾經開設磚窯廠,部分建材為其磚瓦窯所生產的。

2010年重修的鍾理和故居,以重建過往鍾屋夥房形式,保留珍貴舊有建材融合新建材的方式,以傳統結合新建築工法,回復夥房過往的樣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g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